《闽江学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飞越海峡的求学之旅

我校赴台学生漫谈亲身感受
   期次:第159期   作者:肖东,蔡裕德,曾烨   查看:229   


来到文化大学的第一张“全家福”


带队老师林木明与中国文化大学观光事业学系助教共同指导大家选课


  飞过海峡,天空留下的不仅仅是一条浅白,更是一抹浓浓的思忆。周围的数木依旧张扬它那绿的生机,天空依旧和往昔一样湛蓝和澄净。但空气中泥土的气息、往来的人群却是那么的不同。他们在海峡的东岸仰望天空,才发现,原来大家一直都在同一片蓝天下。———题 记
2010年9月10日,在国家政策和海峡两岸双方的撮合下,我校蒋小娴等十位同学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踏上了前往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的求学之路。他们是我校首批前往台湾求学的大学生,来自经济、管理、旅游等与闽台产业对接需求紧密结合的专业,而且经过层层筛选。他们将在宝岛接受为期一年的专业应用水平的培养与训练。与他们同行的是来自福建各所高校的300名大学生。
  而今,几个月过去了。当这十位同学谈起这几个月在台湾的学习和生活时,每个人都显得活跃、兴奋。在这段时间里,台湾逐渐向他们展示出不一样的精彩。
  初临宝岛,紧张与不安赴台学生李小红在刚踏进中国文化大学的时候,对于这里的一切,带着一种莫名的陌生感,个别同学的冷漠把她起先的热情度降到了冰点。“台湾与大陆敏感的关系,事实上给我们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偶尔会遇到一些来自台湾老师、学生的不同声音。”赴台学生蒋小娴表示,“但是大部分的台湾学生还是抱着友好的态度来对待我们。”
  随着接触的日渐频繁,李小红慢慢感觉到还是有很多同学愿意与她进行交流。“他们的初衷可能只是单纯的对于大陆的陌生和好奇吧,就像我们对于台湾一样,充满了想象。”在往后的那段时间里,她主动地和台湾的同学们交流,发现部分台湾学生对于大陆知之甚少。于是,她以此为契机,耐心地为他们讲述有关大陆的知识。她相信这会进一步拉近自己与台湾同学的距离。
  学习与生活,同样精彩在度过初来台湾的不适应期后,这里独有的教学模式就像一块磁力极强的磁铁,深深吸引着远来的学子。“老师授课都是近距离授课,感觉和大陆有所不同,”赴台学生罗昕坦言,2“这样的模式会让我更认真地听老师讲课。”罗昕还表示,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都很好,有封闭安静的讨论区供学生自由讨论,还有免费的网络空间和打印讲义的地方,“非常人性化!”
  “除了期中、期末考试以外,课堂上的分组作业和分组报告也在最终的成绩中占很大比重。”蒋小娴同学关注的是另一个不同点,“这种分组报告的形式,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发散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短短几个月的共同学习,赴台的学生们已经和台湾同学融洽地相处在一起。蒋小娴同学欣喜地为我们讲述了中秋节到同学家烤肉的美好经历。她觉得台湾确实无愧于“宝岛”这个美誉,观光景点数不胜数,每一处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刚到这里的那段时间相比,现在的生活已基本步入正轨,希望能充实、快乐地度过这一年的时光。”
  珍惜光阴,期待与展望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可有些人认为日子漫长,有些人认为时不我待,赴台学生叶淑涵就属于后者。她很庆幸也很珍惜这次赴台学习的机会,希望能慢慢享受、充实在这里的每一寸光阴。她说:“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我努力调整自己、积极融入台湾的生活,并在老师和同行朋友的陪伴下,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结交了这里的新朋友,学会多方位认识台湾,了解台湾的文化。”在这里,她体验到一种别样的生活态度,一种别样的历史文化。
  每每走到中国文化大学的校门,他们总会无声微笑,继续行走在宿舍到教学楼的路上,金色的阳光铺满了那条校园的林荫道。在满足于这次旅程的同时,他们感谢那些给予自己此次学习机会的人。他们表示,会在这里一如既往地努力学习,同时深入了解台湾文化,积极促进两岸交流。
  作为我校第一批赴台的大学生,这十位同学的经历会为后来者提供更多的参照。他们的个性各异,但从他们身上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在积极调整自己的状态,努力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适应这段新的生活旅程。
  (肖东 蔡裕德 曾烨 陈丽娟陈旭 李苏闽)

闽江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0152次访问,全刊已有1197565次访问